市長論壇 | 開展對話交流 共話“新質生產力推動城市創新發展”

2024-11-04

10月27日上午,“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城市創新發展”市長論壇分論壇對話交流環節在愉快熱烈的氛圍中展開。江蘇省昆山市副市長王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鄧東、中國益民文化建設基金會理事長劉霞、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建鋒、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總裁吳鵬、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汪叢軍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共同進行對話交流。該環節由全國市長研修學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干部學院)副院長王軍主持。


市長論壇 | 開展對話交流 共話“新質生產力推動城市創新發展”


江蘇省昆山市副市長王昊表示,昆山作為一座產業科創城市,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有獨特優勢,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一是“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昆山來說就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二是“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還是靠“人”,昆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有一套全流程的人才服務體系,吸引全國人才到昆創業發展。三是“生態”。既包括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環境,也包括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鄧東表示,在新質生產力的影響下,城市空間和城市場景會發生重大變化,“規劃引領、設計驅動”將是推動新質生產力關系構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強調規劃引領,因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需要加強頂層謀劃,發揮規劃的統籌作用,運用CIM、AI等新的技術手段,在空間平臺上建構新的生產要素關系,創新產業鏈、消費鏈、供應鏈、物流鏈、創新鏈的空間組織,形成高效高質量的發展。強調設計驅動,因為無論是未來新的建設,還是存量建筑的更新,都需要有創造力的設計,把空間和新的產業、新的功能結合起來,體現安全韌性、綠色低碳、文化特色、智慧宜人等新理念,回應市場、社會的新需求,創造空間的新價值,推動城市的新發展。


中國益民文化建設基金會理事長劉霞表示,如果從獲得感角度,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新質生產力將會給百姓帶來的變化,是“更安心”、“更便捷”、“更美好”。中國益民文化建設基金會是住房城鄉建設部主管的唯一的具有公募資格的全國性基金會,將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積極助力“三大工程”“四好建設”以及城市更新行動,關心關愛環衛、園林、物業、建筑工人。她還談到,公益,不是一個人竭盡全力,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真誠邀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基金會攜手合作,真誠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公益慈善行列,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建鋒表示,發展建筑業新質生產力,需要聚焦“四好、三化、兩新”。“四好”是目標,即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推動城市與人之間的緊密連接,提升整體居住體驗;“三化”是方向,即堅持工業化、綠色化、數智化的轉型升級方向,通過構建“產、城、人、環”四位一體城市綜合體,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兩新”是模式,即構造新開發建設模式和新城市更新模式,打造可持續共贏的產業鏈新生態。作為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堅持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行業,通過構建系統性數字化平臺,持續推動建筑行業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助力實現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總裁吳鵬在發言中強調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環境和創新的投入三個關鍵。城市的管理者需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有創新的意識,努力創造新的機制和體系,營造創新的環境,更重要的是進行創新、合理、大膽的投入,使得新質生產力賦能經濟正向循環并健康發展。例如,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城市新基建中融入基于AI的城市生命線監測體系,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多項技術,能夠實現生命線系統的實時監測預警,推動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從看不見向看得見、從事后調查處置向事前事中預警、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根本轉變,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汪叢軍表示,工程行業是復雜多專業的綜合系統,單一技術和產品難以實現整體變革,而新型工業化制造、新一代數智技術與傳統工程設計、生產、施工及運營深度融合,以“三造融合”形成智能建造,能夠成為改變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集團形成“一平臺六專項”智能建造模式,自主研發DTCLOUD億智云平臺獲得國家級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培養了中億豐羅普斯金國家級智能工廠,孵化了中億豐數字集團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級重點軟件企業,自主研發工程軟件應用商城及智能升降機等10多款建筑作業機器人,在蘇州、臺州、南京等地打造智能建造產業園,助力各城市建設與運營高質量發展。


最后,主持人以“新質新活力,城市創新展魅力,科技之光曜四海,同心同行向未來!”作為結語,圓滿結束本場活動。


來源:全國市長研修學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