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衛士 | 燃氣事故背后思考,只有“物聯感知+實時監測預警”才是解決之道!

2022-11-02

“走進一家米粉小餐館,還沒進入后廚,李工手中的測量儀馬上發出了警報。這意味著后廚的燃氣濃度可能已經接近燃爆閾值。”這是李工上門巡查工作中遇到還可以初期應急處置的情況,而正是這種潛在情況后果不堪設想。假如餐館營業閉店,燃氣泄漏整整一夜,早上開燈、打火等動作,屋內會瞬間引起爆燃。一起燃氣爆炸事故,在發生前能被按下暫停鍵。然而,并非所有的潛在事故走向都能這么幸運。


液化石油本身是一種混合氣體,它的這種氣質特征,在裝罐后其臭味很小,若不添加加臭劑(四氫噻吩),液化氣一旦發生泄漏,甚至泄漏量已接近爆燃的臨界值,都不易被察覺,這種情況存有很大安全隱患。液化石油氣的使用者,有很多是城鄉結合部的居民和小餐飲商戶,安全用氣意識較低,安全能力不足,容易釀成事故。


根據相關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共收集國內(不含港澳臺)燃氣事故457起,其中較大事故3起,共造成29人死亡,280人受傷,其中液化石油氣事故252起。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共收集室內燃氣爆炸事故新聞28起,共造成9人死亡,46人受傷。其中液化石油氣共18起,占比64%。這組數據充分說雖然我國液化石油氣的用戶數量是不斷下降的,但事故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全國的燃氣行業安全發展需要有新的要求,來確保燃氣安全“0”事故!燃氣事故頻發,其背后究其原因到底什么?如何將燃氣安全事故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用哪些手段提前泄漏預警?燃氣安全推動真正的解決之道又是什么?


物聯感知——拒絕隱患,守護用戶“大安全”


根據燃氣協會調查,燃氣連接軟管問題是導致泄漏、爆燃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同時,尤其液化石油氣用戶中,用氣不規范、燃燒器具及附件違規等行為,成為顯著的燃氣安全隱患。


為了減少燃氣事故發生,燃氣用戶的安全檢查一定不能疏忽,除了靠人員的檢查以外,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是筑牢燃氣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根據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六條,第四款規定:“餐飲等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燃氣的,應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辰安科技與中國電信聯合推出了“燃氣衛士”,當有燃氣泄漏時,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預警,大大加強了管網運行安全。除了產品質量可靠,符合國家消防標準和燃氣設備新國標,監測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兩種氣源以外,可直接在電信營業廳便利購買,提供免費上門安裝服務。


實時監測預警—— “小設備”引動 “大應用”


眾所周知,燃氣商戶點多面廣,監管難度大,對于燃氣行業的用戶數量統計,安全隱患統計分析、預防和應急處理等方面尤其重要。對于“燃氣衛士”又是如何將”煙火氣”得到全方位守護?


“燃氣衛士”是針對燃氣隱患破解燃氣安全監管困局,打造行業領先的SaaS燃氣監測云平臺,具備服務政府、企業、個人用戶不同需求的應用。整體界面功能全面、操作易用,能進行大數據分析研判,能夠實現實時在線監測燃氣泄漏情況。在韌性城市“懷柔樣板”應用實時中,針對重要用氣點、人員密集場所、老城區、學校、養老院等終端進行監測,尤其對于村級流動儲瓶柜、液化石油氣集散中心等液化石油氣的重點場所進行監測。


安全的背后除了可靠的服務,其解決之道其實就是“物聯感知+實時監測預警”。在燃氣可監測的布局點,加裝大量物聯感知監測設備,實時采集前端設備的運行狀態和人員操作行為數據,并將信息源源不斷匯集至SaaS燃氣監測云平臺,通過后臺的數據模型和算法,對各業務生產過程存在的風險進行預警、識別、分析和處置。


燃氣衛士 | 燃氣事故背后思考,只有“物聯感知+實時監測預警”才是解決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確保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在新時代下,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辰安科技也將進一步樹立辰安安全品牌形象,用創新型產品燃氣衛士推動燃氣安全重點隱患監測,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燃氣安全管理體系,以實際行動讓政府放心、用戶滿意,夯實城市本質安全。讓百姓有更多安全感,工商企業提升“生產力”,讓城市增添新的“防火墻”。


相關新聞